牙齒矯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在矯正的前期、中期和后期都會有很多因素決定著矯正效果。
1、口內口外檢查
醫生會對你口腔內外所有存在的問題一一進行仔細檢查,比如齲齒,牙周病,是否有牙齒缺失,嘴巴里是否有固定或活動義齒,是否有殘損的牙根,咬合是否錯亂,是否有口呼吸、夜磨牙、偏側咀嚼等不良習慣、是否有鼻炎、扁桃體炎,面部是否對稱,顳下頜關節有無異常,有無全身疾病,是否有家族遺傳史,甚至從事的職業等等。這些問題都和做出正確的診斷,給您制定一個完善的治療計劃息息相關,只有對您的口腔情況了解得越詳細,才能考慮得越周全,您千萬不要覺得醫生太煩人啦!一定要如實告訴醫生您的情況。
比如醫生可以從您有口呼吸會詢問到是有鼻炎引起的,還是因為習慣性張口睡覺或腺樣體肥大??诤粑鼤е麻_合,上頜或下頜前突,但開合并不全是口呼吸引起的。醫生會根據您的情況先糾正您的口呼吸問題,先根除病因,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理想結果,并對良好效果的保持至關重要。
這時,我們就可以將自己就診訴求告知醫生,例如想要改善過突的面型、使用較美觀的矯治器、牙齒不齊不易清潔等等,幫助醫生了解矯正的需求,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療計劃。
2、拍片取模
如果說臨床檢查是“望、聞、問”,那么拍片取模就是關鍵性的“切”了。
拍片取模包括拍X光片、拍口內牙齒、咬合照片、口外面相照、取模型。部分醫院會用口內掃描器代替取膜,獲得更具體的數據。整個過程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不適,少數人會因為緊張覺得不適。常規口腔拍攝的X片輻射劑量很小,對人體的傷害基本為零。但孕婦應避免拍攝X片。
這些資料會給醫生的治療計劃和方案提供具體的數據分析依據。
3、計劃制定
這一步是決定矯正是否可以修復的關鍵之一,也是凝結了醫生多年的技能學習和臨床經驗的步驟。
醫生制定矯正計劃時需要通過對面部美學、牙列模型、X光片的分析,設計出理想的牙齒排列狀態,牙齒咬合關系,面部微笑曲線和您想要達到的效果等等。在這時醫生會詳細跟您討論治療的方案和矯治器的選擇、也會告知您可能會有的有關風險。和您簽訂相關的知情同意書,保證您是在清楚明白的前提下開始正畸治療的,未成人和沒有行為自理能力的患者,應在監護人的陪同下一起了解治療計劃并簽署知情同意書。
4、矯正前準備
如果有牙周問題或者齲齒等,建議在矯正開始前進行治療,完成后開始矯正。需要拔牙矯正的人,也要在佩戴矯治器前先完成拔牙。
5、戴牙套
完成這么多工作后,終于可以戴上牙套(矯治器)啦!
固定矯治器由托槽和弓絲組成,一般需要佩戴一年半~兩年半才能完成矯正。
在這期間,每1~3個月需要復診一次,由醫生對矯治器進行調整。矯治器在正畸醫生的手中宛如魔法道具,引導每一顆牙齒健康地移動至合適的位置。
6、佩戴保持器
漫長的牙套生涯迎來了豐收的一天,終于可以看到矯正后的美麗笑容啦!不過,要留住笑容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哦~醫生會在矯正完成后拆除矯治器,重新取膜制作保持器。這個保持器的使用才是讓我們一直擁有美麗笑容的關鍵!
剛開始需要每天白天晚上都佩戴保持器,戴至半年。半年后可以每天晚上佩戴,一年后可隔天佩戴。青少年需至少佩戴到生長發育期結束,成人至少兩年,有的需要終生佩戴。佩戴保持器期間每半年復診一次。
如果在佩戴保持器時“偷懶”不戴或沒有按照要求佩戴足夠時間,就有可能造成“復發”,牙齒們又會“跑”到不對的位置上咯!
小提醒:牙齒矯正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,尤其對于那些拔牙病例,一旦矯治失敗,會加大再次治療的難度。所以在矯正開始前就要選擇正規醫院和優質的產品。擁有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的醫師會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,制定美觀的治療方案。
這些年大家對口腔健康越來越注重,很多人選擇做牙齒矯正,尤其是女性朋友,更是牙齒矯正的主力軍。那么女性朋友在牙齒矯正期間意外懷孕了怎么辦?會不會對寶寶有影響? 1、牙...【詳細】
會怎樣?當然是矯正效果不好! 一、為什么牙齒矯正一定要按時復診? 牙齒矯正是通過矯治器對牙齒或骨骼等組織進行緩慢的、漸進性的移動。組織發生移動后,矯治器及弓絲作用在...【詳細】